网站首页   注册   登录   论坛交流   唇腭裂咨询   微笑列车免费唇腭裂手术申请  重生行动   唇腭裂病友联谊会   腭裂语音训练   专家手术预约   唇腭裂科普
中国唇腭裂网
傅豫川教授在线问诊 免费唇腭裂手术在线申请 病友联谊 语音训练 论坛交流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当前位置:唇腭裂咨询网 >> 医疗咨询 >> 临床技术 >> 现代唇腭裂治疗学 >> 浏览文章
现代唇腭裂治疗学 第三章 唇腭裂手术麻醉技术
时间: 2008年09月08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佚名
一、全身麻醉药

(一)氯胺酮  

氯胺酮(Ketamine)为小儿唇腭裂手术常用的静脉麻醉药。 该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易溶于水,注射点无刺激性。近年来在广泛应用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它的优点多,与其它药物合理配伍,控制好剂量,副作用较少,现为小儿麻醉药中较为安全的强效镇痛药。 早期曾认为氯胺酮有兴奋心血管作用,可使血压增高、脉搏增快,无并发症。然而 不少研究证明氯胺酮对心肌也有负性肌力作用,并抑制呼吸。此药还可延长心肌不应期,故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由于其可直接抑制窦房结的起搏功能,所以病窦患者视为禁忌。氯胺酮麻醉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33%~40%),术后发生惊厥、暂时性失明者也有报道。因此静脉内注射最好每次1~2mg/kg,并注意呼吸变化,发育极差的病儿用量要减到每次0.1mg/kg,以免心肌严重抑制。较长时间的手术与安定伍用可减少术后躁动、呕吐等并发症。氯胺酮  镇痛效果强,神志抑制较浅,氯胺酮注射后作用迅速,意识虽消失,但可有睁眼、表情肌活动,称之为“木僵状态”。清醒过程部分病人可有梦幻感觉,以成人较多见。氯胺酮可使咽喉部反射亢进,可能诱发喉痉挛。但此药又有促进儿茶酚胺的分泌作用,所以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对于麻醉过浅引起严重支气管痉挛的病人,静脉注入氯胺酮可有满意的治疗效果。此药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使颅内压及眼内压明显增高。此药常用4~6mg/kg肌注,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基础麻醉。

(二)芬太尼  

芬太尼(Fentanyl)是目前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起效时间2~5min,维持时间30min。小剂量(5~10μg/kg)适用于学龄儿童气管插管的静脉和静吸复合麻醉。由于年长幼儿自主意识较强,入室后对陌生环境极为恐惧,,麻醉诱导期间应激性较高,需用较大剂量的镇静剂和芬太尼充分镇静镇痛,麻醉逐渐平稳。术中可以小剂量多次静脉注射,以免对呼吸产生严重抑制,达到镇痛完善、术毕清醒快的目的。体重大的患儿单用任何一种药均易出现副作用,故以芬太尼为主的复合麻醉,可取长补短。婴幼儿对小剂量芬太尼极为敏感,须加强呼吸管理,非气管内插管最好不用芬太尼麻醉。

(三)地西泮  

地西泮(安定 Diazepam)是近年来较为普遍应用的镇静药,因其有较强的抗焦虑、镇静催眠、遗忘、抗惊及中枢性骨路肌松弛作用,经常甚至常规用于术前药或麻醉诱导药。该药毒性小,有报道用通常量的100倍仍能恢复如常无后遗症,因此与其它药相比安全性较大,适用于小儿。静脉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引起呼吸抑制,心率减慢,一般剂量为0.2mg/kg,用量过多会延迟清醒。安定与其他麻醉药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可减少其它药物的用量,增强其它全麻药的效果,使作用时间显著延长。静脉注射可引起注入部位疼痛,局部静脉炎。静注剂量0.2mg/kg,1~2分钟即可入睡。地西洋的清除半衰期为20~40小时,反复用药可引起蓄积作用。地西洋是较理想的麻醉前用药,亦可作为麻醉诱导、麻醉维持的辅助用药,由于维持时间较长,短时间唇裂手术将影响苏醒。  

(四)γ—羟基丁酸钠

γ-羟基丁酸钠(γ-OH)仅有催眠作用,为全身麻醉的辅助药物,可产生较长时间的睡眠作用,能显著减少其它麻醉药的用量。用于小儿的最大优点是毒性低。因其松弛下颌,有利于慢诱导气管内插管。此药对迷走神经有兴奋作用,可使心率减慢,但因小儿心功能代偿力强,故无大影响,婴幼儿剂量50~80mg/kg。部分病儿苏醒时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与安定伍用极少发生。可使血钾一过性降低。年长小儿静脉注射剂量为80~100mg/kg,起效缓慢,静注后10~15分钟入睡。癫痫、房室传导阻滞小儿慎用。      

(五)氟哌利多 

氟哌利多(氟哌啶 Droperidol)为镇静安定药,常与芬太尼组成合剂(氟芬合剂,Innovar),用于较大的小儿和时间稍长的手术麻醉。在口腔颌面外科麻醉中,常作为麻醉诱导时的辅助给药和局麻加强化麻醉,其效能强而快,静注后2~3分钟起效,10~20分钟达高峰,持续30分钟左右,有效时间可持续6~12小时。常用量小儿为0.1~0.2mg/kg,20kg以上小儿一般静注2.5~5mg。 小儿使用氟哌利多后,苏醒期可能出现锥体外系症状,2~4岁小儿肌肉注射地西泮3~5mg治疗有效。氟哌利多还有较强的抗呕吐作用。

(六) 咪唑安定 

咪唑安定(Midazolam)为短效苯二氮卓类药,其药效为地西泮的1.5~2倍,时效比地西伴短10倍,清除半衰期为2.1±0.8小时。故有作用快、镇静作用强、维持时间短和对注射点刺激性小等优点,常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也用作基础麻醉和术后镇静镇痛。静脉注射0.15~0.2mg/kg,多数病人2分钟后入睡。麻醉诱导时与异丙酚并用,可减少后者用量,有利于维持循环的稳定。

(七) 异丙酚

异丙酚(Propofol)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起效快,维持时间短,单独应用苏醒迅速,并且病人苏醒后定向力不受影响,此药对循环及呼吸有一过性抑制作用。麻醉诱导剂量1.5~2.5mg/kg静注,起效时间为30~60秒,维持时间10分钟左右。麻醉维持可用静脉间断注射,或静脉点滴或连续输注方式给药,持续静脉维持速度为150~220μg/kg/min,临床使用证明无蓄积性,可与镇静、镇痛药及肌松弛药复合应用,对年龄较大、体格健壮的小儿也可与吸入麻醉药复合应用。此药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成人麻醉,小儿使用仍比较谨慎。   

(八)肌肉松弛药 

去极化类肌松药琥珀胆碱(Succinylcholine)常使用于唇腭裂小儿全麻快诱导,以利于气管内插管的操作。但此药有明显的组胺释放作用,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家族中有哮喘史、喘息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患儿禁忌使用。新型肌肉松弛药如维库溴铵(万可松 Norcuron)、阿曲库铵(卡肌宁 Atracurine)等为非去极化类肌松药,具有起效快,时效短,较少蓄积之特点,无明显的组胺释放作用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又能被新斯的明等药物有效逆转,是目前较为安全的肌肉松弛药。

 使用肌肉松弛药后,需特别加强小儿呼吸装置的管理,防止导管接头的脱落,手术结束后必须待病儿反射恢复、神经肌肉接头恢复正常才可拔除气管内导管,确保安全。术毕最好对神经肌肉阻滞的残余作用加强监测,可用抗胆碱脂酶药新斯的明等拮抗之,否则过早拔除气管导管可导致术后呼吸通气不足而引起严重并发症。研究表明术毕自主呼吸虽已恢复,潮气量达10~15ml/kg,但并不能说明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完全恢复。

 (九)常用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常用于气管内插管、紧闭环路条件下的唇腭裂手术麻醉,目前多用安氟醚(Enflurane)和异氟醚(Isoflurane)。安氟醚1980年后在国内开始广泛应用。此药血气溶解系数较低,小儿吸入后肺泡及血液中浓度很快上升,麻醉性能较强,麻醉稍深时呼吸频率减慢,对心血管也有较轻的抑制作用。安氟醚部分在体内代谢,血及尿中有机氟化物浓度轻度增高。深麻醉状态下脑电图呈兴奋波型,当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时,可出现癫痫样抽搐。用安氟醚麻醉作诱导,可发生屏气、咳嗽及喉痉挛。使用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与其他全麻药相同。安氟醚麻醉很少引起心律失常,对肝脏损害轻微。但颅内压升高、癫痫病儿不宜使用。

异氟醚性质稳定,体内代谢少,几乎全由呼吸排出。由于血气溶解系数低,小儿麻醉诱导及苏醒快。恢复后神志十分清楚。异氟醚刺激气味较强,可发生咳嗽及屏气,多在静脉麻醉诱导后应用,吸入浓度宜缓慢增加。如此诱导较为平稳、迅速,便于气管内插管和控制呼吸。异氟醚麻醉后拔管和苏醒期喉痉挛少见。异氟醚对呼吸也有抑制作用,但循环作用稳定,对心率、心功能及心排血量影响小,很少引起血压明显的波动。对肝肾无影响。此药不增加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不致发生心律失常。

二、麻醉诱导与气管内插管

(一)诱导方法

麻醉诱导方法不当可引起插管时缺氧。下颌骨发育不良(小下颌)、头后仰受限、肥胖、上唇牙槽骨严重缺损的小儿,麻醉插管时,可因使用肌松弛剂后呼吸停止,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呼吸梗阻力较大而引起急性缺氧。因此,麻醉诱导前必须准确预测患儿气管插管的困难程度,正确选择麻醉诱导方法。

唇裂(包括双侧唇裂)小儿的畸形程度一般对气管插管不构成威胁,对估计麻醉诱导后呼吸道容易保持通畅者,或显露声门满意者,一般主张在快速诱导下进行气管内插管。如小儿左侧鼻唇严重畸形、上唇双侧严重裂开、上颌牙缺损、下颌骨发育不良、张口或头后仰受限等,则插管有较大困难,应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插管方法,不用肌松药,待患儿入睡后,喉头表面充分麻醉,再在明视下插管,可避免因缺氧而发生喉痉挛。当导管确认已插入气管内,再加深麻醉。对于不易确定插管是否顺利者,亦可在充分镇静、表麻后试放喉镜暴露声门,如声门显示较好,或会厌显露完好,则可吸氧、静注短效肌松药,在快速诱导下插管。

气管内插管时须注意婴幼儿气道最狭窄处为环状软骨部位,呈漏斗形,气管导管插入声门后,再往前推进比较困难,常需更换较细的导管,不宜用力强行插入。婴幼儿喉头位置较高,位于第3~4颈椎水平,而成人位于第4~6 颈椎水平,用喉镜显露声门时,会厌不易抬起,一般采用按压环状软骨或使用直型喉镜时显露声门。当声门暴露不满意时,使用导管芯将导管前端制成钩型,有利于导管尖端抵达声门内,抽出管芯后再将导管送入。

(二) 插管经路

唇腭裂手术原则上选择经口气管插管,其优点是经口操作较经鼻简单,损伤小,出血少。腭裂手术小儿插管后,将导管偏于一侧口角,并将导管紧贴颊部固定,对手术基本无干扰。唇裂手术小儿固定导管时,将固定缝线的根部缝在一侧颊部,此处组织活动度小,可避免导管滑脱,固定在口角、下唇正中央仍有滑脱的危险。

(三)麻醉诱导用药

 一般在患儿入室后先行基础麻醉,入睡后开放静脉通道,再进一步行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继以静脉复合或静吸复合用药来维持麻醉。基础麻醉多用氯胺酮肌肉注射或氯胺酮混合氟哌啶肌肉注射。体重13~22kg的小儿插管前可静脉注射咪唑安定3~5mg、琥珀胆碱25~40kg有利于顺利插管。

三、 麻醉维持与管理

(一)麻醉维持方法的选择

1.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维持  此法宜选用注射泵连续输入,推荐用1%异丙酚20ml内含芬太尼0.1mg, 输入速度为150~220μg /kg/min。适用于2~4岁、体重13~20kg的小儿气管插管、唇腭裂麻醉,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完毕后开始应用。用”T”管装置可保留自主呼吸。呼吸减慢时输入速度相应减慢,吸氧状态下SpO2变化不明显。

2.氯胺酮、γ-羟丁酸钠复合维持  适用于非气管插管、单次静脉推注的唇裂手术麻醉。

3.γ-羟丁酸钠、芬太尼静脉复合维持  用于2~3岁的小儿气管插管麻醉。一般采用间断静脉推注的方法。必须注意此二药合用、或分别使用,均对婴幼儿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需加强呼吸管理。

4.吸入+静脉复合维持麻醉  对于年长、体重大于25kg的小儿,一般用吸入+静脉复合维持麻醉,呼吸管理装置一般用紧闭环路并控制呼吸。

(二)呼吸道管理

1.非气管内插管的管理  过去认为唇裂手术可以不插管,但临床研究证明此法不安全,麻醉医师不易主动控制气道。对手术失血少、操作时间短、技术熟练者,可谨慎采用。但麻醉期间必须常规吸氧,密切注意患儿的呼吸频率和胸腹式呼吸状态改变,监测SpO2、心率和心电图等,幼儿麻醉期间呼吸节律可以不规则,一般浅麻醉下以胸式呼吸为主,深麻醉下以腹式呼吸为主。唇裂手术切开至口腔粘膜缝合完毕前,最好提醒术者尽量减少出血,防止流入口内。对于已有血液流入口内者应即刻清除。若有误吸要迅速做气管内插管吸出血液,及时给氧。麻醉机及吸引器应准备在患儿身边,一旦需要,能迅速给氧,辅助呼吸。

2.气管内插管的管理  气管内插管具有麻醉医师能主动控制气道管理、便于供氧、防止误吸等优点。唇腭裂手术小儿,头面及手术野较小,术者往往占据头部,迫使麻醉医师远离患儿监测呼吸。口内手术出血较多,稍不注意,血和分泌物就有可能流入气管内。远距离的观察则难于及时发现误吸和呼吸道梗阻,因此唇腭裂手术原则上应选择气管内插管,插管后将气管套囊充气,如导管无套囊,周围用纱条填塞,确保呼吸道通畅。呼吸装置的选择如下。  

上一页      下一页
本文共 4 页,第  [1]  [2]  [3]  [4]  页

 
 


外部数据库连接出错!
外部数据库连接出错!
 
 
傅豫川唇腭裂咨询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fuyuch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0770    鄂卫网审字2006(007)号
技术支持及广告服务联系:yongs@126.com  QQ 136853124
访客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