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临床技术 > 腭裂语音治疗 第五章 语音治疗的原则   

 

腭裂语音治疗 第五章  语音治疗的原则

 

语音障碍是腭裂畸形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语音治疗也是腭裂的主要治疗目的。对腭裂语音障碍的病人,应首先到专科医疗机构进行检查,了解其原因所在。如腭裂整复术不理想,存在腭咽闭合不全,则应再次接受咽成形术;如仅由不良代偿性发音习惯所致,则应进行系统的语音训练。

儿童时期,尤其是5岁以前是语音/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Linda认为,语音治疗并不完全依赖于仪器,凡参与帮助改善患儿交流能力的团体或个人都可提供语音治疗。语音治疗师,相关的专业人士,父母及社区工作者均应是参与这项工作的主要人员。

第一节  腭裂语音序列治疗的概念

腭裂的语音治疗是一项多学科的协同工作。除手术治疗和语音训练之外,还有心理发育的影响,家长的协同治疗,社会的关爱等问题。因此,腭裂语音障碍是个复杂的问题,只有多学科专家的参与,腭裂患者的语音功能才可能得以恢复正常。

一、语音治疗的目的及学科

语音治疗的目的是预防、治疗及协助治疗异常发音,建立与年龄相当的正确的语音产生形式。对唇腭裂患者可能产生的特有的语音缺陷来说,其语音治疗的目的是去除或减少不正确的发音以及由腭咽闭合不全造成的代偿性不良发音习惯。

语音治疗的成功取决于对发音错误的正确诊断,并且是建立在正常发音解剖结构基础之上,包括腭咽部功能及牙颌情况。因此,唇腭裂的语音治疗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参与的治疗过程。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语音训练,听力功能的恢复,膺复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另外,腭裂语音序列治疗是一项多学科专家参与的共同的治疗体系,完成项工作的机构为Team。父母Tean成员应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参与治疗,帮助孩子获得正常的语音和语言技巧。

二、语音/语言病理学家的作用

对任何一位唇腭裂患者,都需要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谐调并制定出准确而详细的治疗计划。语音治疗的内容及语音/语言病理学家在整个唇腭裂序列治疗的Team中仅仅是一个部分。

语音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是唇腭裂序列治疗中的一项关键性内容,在Team成员中,语音/语言病理学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音/语言病理学家能够判断孩子的语言能力,区别可能存在的发音错误。如果孩子的某些发音有问题,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是后天发育性语音错误,还是与先天腭裂有关的语音错误。根据孩子的发音,语音/语言病理学家可以估计口腔和鼻腔的发出的气流量。如果鼻腔漏气过度(鼻音过重),则需进一步明确软腭和咽壁处的腭咽开口是否闭合完全。腭咽闭合对于语音的产生非常重要。

虽然腭裂语音可以随着异常解剖结构的纠正而得到改善或消失,但语音治疗在改进腭裂语音中的积极作用已得到证实。腭裂正确语音治疗必须有语音/语言病理学家的参与。

在唇腭裂序列治疗中,语音病理学家的主要任务是:①对唇腭裂患儿进行有关语音问题的全面的常规检查。②针对唇腭裂患儿特有的发音缺陷,语音障碍等问题,与其他Team成员一起尽早地制定治疗方案。③指导患儿进行早期的语音训练,方法与效果随同病历记录存档。④对患者语音的检查、评估、诊断、治疗等全面监测和指导。

语音的一般性检查包括11个内容,一个合格的语音/语言病理学家完成这些项目的检查大约需要5~15分钟:

1.        发浊辅音时的鼻音变化。

2.        说话时各音节的过度鼻音。

3.        鼻部和面部出现的代偿性面容。

4.        是否存在过度鼻音。

5.        是否有语音混浊。

6.        气流(呼气和吸气)问题引起的语音障碍。

7.        特征性的声音嘶哑。

8.        义齿修复或咬合紊乱引起的语音异常。

9.        由于听力障碍所引起的问题。

10.     鉴别中枢性的和解剖结构性的语言发育延迟。

11.     普通非裂性发音混浊也可严重地影响语音。鉴别这种异常是对在唇腭裂治疗组中工作的语音病理医师较高的要求。

评估语音/语言病理医师实际工作水平的最好标准是临时判断能力。通过以上一系列项目的检查,应该可以判定:①是否存在腭咽闭合不全。②是否需要功能性的语音治疗。③是否存在牙源性的发音紊乱。④是否有必要在2~3岁时直接进行语音治疗。

 

第二节  手术治疗

语音的产生是人体呼吸装置、发声装置、控声及共鸣装置的协调运动和相互作用对呼出的气流进行综合处理的结果。气流冲击声带产生微弱的音,控声及共鸣装置使这一音的气流在某一部位受到暂时阻断和赋予不同的共鸣特征,最终形成具有不同音素的语音。腭裂患者由于解剖结构的异常而发生腭咽闭合不全,破坏了这一语音基础,以及在之后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代偿性不良语音习惯,终产生语音障碍。这一解剖结构的异常只有通过手术才能解决。

一、腭裂手术的目的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对于腭裂儿童来说,手术修复腭裂有助于进食和吞咽,同时可以为改善语音创造条件。腭裂手术的目的是封闭裂隙,恢复腭部的解剖关系,提供正常语音正常装置的客观条件。因此,腭裂手术对语音的恢复是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手段。

如果没有代偿性的不良发音习惯存在,腭裂语音可以随异常解剖结构的纠正而得到改善或消失。所以,尽可能较早地通过手术为腭裂患儿建立一个正常语音所必需的解剖生理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言交流开始的早期阶段对整个语音发育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局部解剖生理的异常多可导致语音发育延迟和形成不良语音习惯。手术最佳年龄的选择应该在语音发育前或初期,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在1岁左右比较理想。

二、手术治疗的方法

腭裂手术是对腭裂语音障碍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治疗手段。腭裂手术又分为以封闭裂隙为主的腭成形术(palatoplasty)和以改善腭咽闭合为主的咽成形术(pharyngoplasty)两类。为恢复良好的语音功能,手术年龄尽量提前,但术式不要复杂,以免过多的瘢痕影响软腭的功能运动和颌骨的发育。语音的改善及腭咽闭合功能的改进开始于术后8个月-1年,因此过早的语音检查和评估可能不够可靠。

三、咽成形术的选择与争议

大多情况下,腭裂患者仅需接受腭成形术。但有些病例,需两类手术共同使用才能达到恢复腭部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的目的。因为单纯的腭裂整复术可能无法建立正常的语音。尽管腭部裂隙已经关闭,患儿仍需通过学习才能形成正常的语音。因此,即使在腭裂整复术后,部分患儿仍然可能存在鼻音过重,其主要原因是软腭和/或咽侧壁功能不良,腭咽闭合不全存在。通过手术改善腭咽闭合不全,主要是利用咽部组织瓣永久性地限制气流经鼻腔漏出,并将其导入口腔。咽部组织瓣是一种类似于风帆状的结构,可以限制食物、液体和大部分空气进入鼻腔。咽成形术是治疗鼻音过重的唯一方法,但并不是能够解决语音问题的绝对方法。必须强调的是,咽成形术的治疗应该在系统的评估之后才能实施。因为术前检查有助于外科医生决定手术的类型、瓣的位置及方向,从而确保最大限度地减轻鼻音。

代偿性不良语音的存在影响腭咽闭合功能,而腭咽闭合不全反过来又可导致代偿性不良语音的形成。当代偿性不良语音和腭咽闭合不全同时存在时,两者是可逆的因果关系。

对代偿性不良语音和腭咽闭合不全的治疗时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在发音时如果气流在腭咽闭合水平以下受阻,腭咽瓣则没有闭合的功能,这一点已被Colding-Kushner和Shprintzen的研究证实。因此,应在手术治疗腭咽闭合前纠正代偿性不良发音。另一种观点认为,因为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是代偿性语音发生的原因,因此,只有手术解决了腭咽闭合不全后,代偿性语音才可以有效地消除。总之,在腭咽闭合不全纠正前进行代偿性不良语音的治疗非常困难,然而,在代偿性语音纠正前又很难对腭咽闭合的功能进行评估,给腭咽闭合不全的治疗带来困难。尽管对代偿性发音的治疗时间及技术迄今尚无统一看法,但咽成形术前进行一段时间的语音训练有利于手术设计和术后的语音评估。

如果腭裂患者同时伴有唇裂和牙颌位置不正常,某些特殊的单音节发音也会受到影响。造成这种发音异常的原因包括口腔内空间异常、舌尖与牙齿的位置关系不当及上下唇之间的关系不谐调等。

 

第三节  语音治疗和语音训练

除外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颌面膺复医师及心理医师之外,在语音治疗中,语音/语言病理医师、语音治疗师及患儿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他们主要参与早期干预,语音评估和语音训练。许多语音/语言病理医师认为,在手术恢复了完善的腭咽闭合功能之后,通过训练完全可以根除术前的语音不良习惯并建立良好的语音模式。他们认为,对于唇腭裂患者,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治疗计划和一整套语音训练技术。

一、早期干预治疗的意义

在患儿语音发育之前,语音治疗师就应给其父母以发音的正确指导,并与Team成员一起商议制定适应于患儿语音技能发育的早期干预计划。因为预防相对比较容易而且效果理想,如果等到语音问题出现后再进行治疗就会变得困难。对可能出现语音发育问题的儿童而言,出生后的最初几年是采取预防措施的最佳时机。

孩子出生不久便可以“哭”来表达他的情感,这就是人类最初的语言。应对其双亲说明我们有必要尽量多地与患儿“说话”和玩乐,这种技术性地“说话”不仅可引起患儿的语言兴趣,而且还可在潜移默化中教导患儿正确的语音技巧。一般正常人的语言发育在14个月以前便可完成,但腭裂患儿的发育相对要迟。因为孩子的语言发育是在听话(印入性语言)和说话(传导性语言)这两者相互影响下,从非语言阶段过渡到学会语言,并逐步得到完善和丰富。而腭裂患儿不仅存在有语音器官的缺陷,而且还多伴有中耳功能低下,听力障碍。因此腭裂患儿语言的发育就更加困难。4岁之前,语音治疗是不典型的,但并非语音治疗一定要到4岁以后进行,在美国有专门为学龄前儿童甚或幼儿园前患儿设立的语音治疗中心。因为若不能接受早期的治疗和干预,就有产生代偿性不良语音习惯和永远不能充分发展语音技能的危险。

二、语音治疗的行为疗法

语音治疗的行为疗法1928年由Berry首先提出,并主张用于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的语音训练中。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早期,多数学者认为行为疗法是语音治疗中的主要方法,并积极推荐一些辅助的训练方法,最常用的是练习吹气、吞咽、鼓气等方法。经过这些训练后,部分患者的语音清晰度可得到一些改善,但大部分过度鼻音患者的语音清晰度几乎维持原样。因此,到60年代中期有人认为行为疗法不能改善腭裂语音障碍的语音清晰度,持反对意见的人逐渐增多。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人们认为行为疗法只有在改善腭咽闭合功能之后才有一定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只有临床治疗的报道,尚缺乏具体的研究资料支持和相应的论据。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行为疗法用于语音治疗中的报道日趋增多,经过前人的探索,众多的学者认为不应忽视行为疗法在语音治疗中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王国民认为只要选择合适的患者,即使是过度鼻音的患者,一旦腭咽闭合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便可进入行之有效的行为疗法。他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年龄过大、多次手术、软腭过短、瘢痕范围较大、软腭咽侧壁收缩过弱、以及IQ过低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行为疗法的效果。

三、语音训练的要点及程序

语音训练是语音治疗的最关键内容,也是最困难的内容。语音训练只是对功能性语音障碍的腭裂患者有意义,即语音训练只能改变唇、下颌及舌在发音时的不正确习惯,而对延长软腭改善腭咽闭合功能的作用甚微。所以首先要排除真性腭咽闭合不全等解剖结构缺陷及明显的听力、智力障碍的影响。在语音训练前,必须对患者的病史,手术史等充分了解,对语音有完整的评估,明确诊断,确定语言训练目的。在语音训练期间,医患双方均应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语种的不同以及方言的不同,发音的特点也有所不同。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语言、地方方言都有各自的发音特点。目前,我们在语音训练中仅仅是对汉语普通话的矫正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的语音训练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的开发和探讨。

学龄前的小年龄组主要通过促进语音发育,提高腭咽闭合功能的训练,诱导正确的构音。家长应该尽量用一些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语言,反复让自己的孩子进行认真模仿练习,从简单的发声→单音→词→短句进行反复操练,注意循序渐进,切勿操之过急。

诱导正确构音或称“语音训练”必须在医院或有关的设施,由专业从事语音病理学者承担。应该特别强调的是在进行语音训练前,首先必须明确有无腭咽闭合功能的存在,只有在改善腭咽闭合功能后才能进行有效的语音训练。不然所进行的语音治疗效果甚微。

语音训练时,应考虑到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知识和促动能力,以及治疗的需要等。训练尽量要做到个体化(一对一),训练频率为每周三至五次,每次至少持续30分钟。无论是在语音治疗室还是在家中,父母都要参与整个治疗过程,因为这样保证语音治疗的连续性和孩子发音技巧的一致性。同样,语音/语言病理学家应与腭裂治疗小组和学校老师保持经常性接触,以便及时了解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进步和讨论以后的治疗措施。

语音训练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立正常语音,目的是通过感知训练和构音训练诱发及稳定构音,建立语音对比。第二阶段为学习转移,目的是将已学习的目标语音转移到其他层次,如词语的不同位置、不同的语音环境、同一语音类别的其他语音及不同的语音单位。也就是对音节(单字)进行组合训练,方法有拼音法,诱导法、归类法和游戏法等。第三阶段为维持,目的是维持已矫正的目标语音能力,并将正确的语音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四、语音训练的方法和分类

语音训练从方法上可分为腭咽闭合完全的语音训练,边缘性腭咽闭合的语音训练,腭咽闭合不全的语音训练,腭裂代偿性不良习惯的语音训练,以及音节及词组的练习训练,短句及连续说话的练习。从训练方式上又可分常规语音训练,强化语音训练,个体语音训练及集体语音训练。

常规语音训练:每周训练1-2次,每次半小时到1小时,每次练习后根据当时训练进展的情况辅以适量练习教材,在家长指导下进行巩固性练习。疗程6-12个月。这是较常用的一般训练方法。

强化语音训练:每天训练1-2次,每次1小时,训练6-8周。这种训练用于治疗目的单一、明确的患儿。

个体训练:是语音训练最常用的方法,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诊断,不同异常语音特点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一对一(语音治疗师-腭裂患者)地进行训练。

  集体训练:当数名患者具有同样的发音错误时,或是在训练的初期时可采取此方法。每组5-7名患者,年龄应在相同范围。这种训练的优点在于节省时间,患者间可相互交流,效率高,提高较快。

五、语音训练的基本原则

当异常语音或语音障碍一旦被确诊,就应尽早开始进行语音治疗,以纠正不同的发音位置和方式。患者年龄越大,各种不良语音习惯越顽固,语音治疗时间越长,效果也差。治疗异常语音所需要维持的时间,难以一概而论,因为它和语音障碍的种类,程度,患者的年龄,语言接受能力以及治疗配合情况和训练方法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语音训练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患者年龄及语龄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如前所述,正常儿童的语音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腭裂儿童的语音发育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部分腭裂儿童的语音发育年龄较正常儿童晚1年左右。在进行语音训练前,首先应考虑患儿的年龄,根据每个患儿的年龄和语龄制定相应的语音训练计划。如一个4岁患儿[zh]、[ch]、[sh]异常,不必作为主要的语音训练内容,因为这类辅音正常的发育年龄在5岁才开始,可以暂时观察,待其他辅音矫治完成后,这类辅音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育完成,或稍加训练即会很快达到正常。如果语音训练内容明显超过了患者的语龄范围,则有可能事倍功半,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2.语音训练应从简单到复杂:①语音训练顺序为:音素(辅音或元音)-音节(单字)-词组-短句-自然交流或对话。首先建立起元音和辅音的正确发音模式,再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正确的音节、词组、短句,最后过渡到自然对话阶段,完成语音训练全过程。②在音素的矫正训练中,应从易于观察、模仿及辩听的辅音开始,如双唇送气性爆破音[p]就可作为早期训练的靶音。它之所以简单易学是因为[p]音是用双唇来控制发音气流,可以直接看见,另一方面,由于送气音的特点,在发[p]音时有较强的气流伴随喷出。可以用一纸片放在嘴前发[p]音,会看到纸片随着发音而摆动,依此来判断有无气流喷出。这样患者就会很容易学会此音的发音要领。待掌握了送气性爆破音的基本发音特点后,再应用这些方法扩展到其他的送气性爆破音如[t]、[k]的训练中去。其顺序是双唇音、舌背音、舌尖前音和唇齿音、舌面前音、鼻音、塞音、擦音、塞擦音。

3.确保语音训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语音的形成是一个条件反射过程,而时间则是形成条件发射不可缺少的音素。语音训练过程实际上就是改正异常的发音习惯、建立正常发音模式的过程。要改变这一习惯,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及训练强度。就建立正确的语音习惯而言,训练方法固然重要,但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这一过程,所以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语音训练一旦开始就要坚持下去,只有有决心,有毅力,按照所给内容坚持练习,大多能获得良好的语音效果。

4.语音训练必须在语音治疗师的指导和监控下进行:在语音训练开始以前,应当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语音障碍的性质和特点,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其语音错误所在,并以此制定相应的训练治疗计划。训练时必须有专人进行指导监控,目的是为患者进行发音示范,评价患者的发音效果,就患者每一次发音情况反馈给患者,确保每次语音训练都能够有效地进行。否则,患者可能会在不知到自己发音对错的情况下反复进行,这样患者很可能在进行无效的练习甚至在错误的基础上进行“重复错误”的练习。

5.尽可能应用视觉、听觉及触觉等功能配合语音训练:正常婴幼儿在语音发育过程中,经常听别人说话的声音,看别人说话的动作,这些刺激信号通过视觉、听觉等神经传入大脑,久而久之就会在大脑内形成一种固定的发音模式或语音习惯。而语音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改变以往的异常发音模式,建立新的正常的发音模式。所以,在语音训练中应充分利于患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功能来更有效地完成训练。患者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不断调节自己的发音动作,从而达到恢复正常语音功能的目的。

6.家长应成为合格的语音治疗师:语音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向患儿父母提供关于语音方面的知识,并对父母进行听力训练。使其能够准确判听发音并发现错误。因为父母是在日常中给孩子最多语言方面刺激的因素。家庭为基础的语音训练非常重要,其优点是能利用家庭已有的材料对患儿持续性地进行语音刺激,而不仅仅在特定的时间完成独立的任务。

7.注意阶段总结,适时调整训练目标:对于语音障碍程度较严重的患者,语音训练的过程也会较长而复杂。训练过程中要经常对所练习的内容进行检查评价。如果经过一段时间正规训练后语音功能仍无明显变化,则应对训练内容进行调整,找到最合适患者练习的音素(靶音)或音节作为训练目标,为进一步扩展训练打下基础。

总之,语音训练是一个艰苦而单调的过程,患者及家属首先必须要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语音训练虽然是帮助语音障碍患者恢复正常语音功能的一个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保证,与手术年龄、术后腭咽闭合状况等也有密切关系。

语音训练治疗完成的标准:

1.语音清晰度在70%以上,所有辅音发音部位和发音方式正确。

2.能顺利发出各辅音与不同元音组合的音节。

3.能正确、慢速发出各类词组、短句及简短歌谣。

 

第四节  听力障碍与语音治疗

早在1893年,Gutzmann就提出,在先天性腭裂患者中半数左右伴有听力减退。语音的形成是一个条件发射过程,是在听力反射的条件下逐渐形成的,只有在听力正常的情况下,语音才能得到正常的发育。

一、听力障碍在腭裂患儿中的发生率

多数学者的调查结果表明,腭裂患者听力减退的发病率为40%~60%。但研究对象的年龄不同和检测手段不同,其结果也有很大差异。腭裂患儿渗出性中耳炎和听力减退的发病率高,主要是由于腭裂使咽鼓管咽口功能丧失造成的。

二、腭裂听力障碍的性质

关于听力减退的性质,学者们的意见基本一致,即普遍认为腭裂者属传导性的听力减退。Skolnik在401例患者中发现39.4%存在听力减退,其中只有5例属感觉神经性,而其余的均为传导性。腭裂患儿通过吞咽、语言等主动地使咽鼓管开放的能力很差,不具有平衡中耳腔正负压力的能力,又由于咽鼓管咽口的开放主要由腭帆张肌的收缩引起,但腭裂患儿的腭帆张肌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这就是腭裂患儿咽鼓管阻塞的原因。另外,免疫反应也是造成渗出性中耳炎的重要因素。

三、听力障碍与语音的关系

良好的听力对儿童的语音发育十分重要。若中耳病变及听力下降发生在语音发育的早期,则可影响患儿的语音功能。在有听力障碍时,由于患儿不能感受到正常语音,就失去了模仿正常发音的机会,语音发育会变迟缓,产生不良语音的机会增加,同时也会使语音治疗变得更为困难,不易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早期发现并治疗腭裂患儿的听力障碍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临床在语音训练前,常应用电生理技术检查婴幼儿听力系统的功能。如果存在听力减退,一定要在接受了耳鼻喉科治疗之后才能进行语音训练。

 

第五节  语音的矫形及膺复治疗

矫形及膺复治疗也是语音序列治疗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矫形治疗用于语音发音的早期干预和语音训练的辅助行为。膺复治疗主要用于语音治疗结果不理想的最后补充。

一、矫形治疗

在腭裂手术之前,腭托的应用是一个明知的选择。其不仅可避免不良舌习惯的产生,而且还有利于喂养和诱导上颌骨的正常发育。腭托又称腭护板,是一种软性材料制作的,在硬腭和部分软腭处隔离口鼻腔,暂时阻断气流进入鼻腔的特殊装置。在患儿的不同发育阶段,其大小和形态应随之进行调整。

软腭提升装置的矫形治疗可以用于治疗腭咽功能减退,但仅适用于软腭长度不足的患者。其作用是辅助性地对软腭进行经常和持续的刺激,以改善腭咽功能。对于1至4月龄的患儿,使用软腭提升装置的同时应配合语音治疗。对于学龄儿童来说,这种装置仅在学校期间戴用。在周末和假期,可以部分时间戴用。必须指出的是,腭提升装置并非对所有病人都适合,也不是所有病人都可以获得成功。

对于代偿性不良语音习惯,如果单纯的语音训练不能纠正,就需与修复专家配合,制作辅助语音训练的特殊矫治器。如纠正舌不良运动习惯,可在矫治器的基托上添加有突起的棱或点,这些棱或点正是发某音时舌尖应在的正确位置。患者戴该矫治器进行语音训练时,可引导其容易体会到舌尖应放的正确位置,有利于语音训练的成功。

当外科手术因为某种原因必须延迟到语音形成期或者发育期之后才能进行,那么就应该请修复科医师制作一个暂时的能够有助于患者接受正常语音发育的矫治器。

许多腭裂术后的成年患者多伴有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情况,托牙的矫形治疗能够起到调整上唇和口鼻结构,使得患者能够恢复到正常发音、正常饮食和正常外形作用。

二、膺复治疗

对外科手术不能完全关闭间隙,或术后仍存在严重的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临床多采用咽部手术或膺复治疗,亦可二者合用。当病人或者其监护人不愿意进行手术时,膺复治疗是唯一的办法。

最常用的膺复手段是阻塞器(obturator)。阻塞器又称语音辅助器(speech aid)或语音辅助装置(speech appliance or speech aid appliance)。根据恢复缺损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腭阻塞器和咽阻塞器两种。腭阻塞器是恢复唇颊沟部位、硬腭部位和软腭部位缺损的阻塞器。咽阻塞器,也有人称作语音球(speech bulb),主要用于恢复腭咽闭合不全。

 

第六节  心理治疗

心理康复对语音治疗也非常重要。唇腭裂患者由于长期的自卑心理,多有寡言、孤癖、不愿开口说话和不愿参加社交活动等特点。语音病理医师应协同心理学家一起对患者的“语音—心理障碍”进行康复治疗。家长的协同治疗和社会的关爱也非常重要,属于腭裂语音序列治疗的内容。

一、心理障碍对语音发育和治疗的影响

腭裂患者的语言心理障碍不仅影响着语音的发育,还影响着语音治疗效果。在语音发育过程中,心理障碍常使其恐惧开口说话。孩子不愿将自己的语言缺陷暴露给他人,因此回避社会活动和与他人交流,结果严重地影响了语音的正常发育[3]。

心理障碍对语音治疗的影响也是显著的。雷丽等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基本正常者经过语音治疗90.48%可恢复正常;存在有心理障碍患者其语音治疗的成功率低于42.5%。说明心理治疗在腭裂患者的语音康复过程中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建议心理治疗应作为语音治疗的辅助内容。

二、腭裂心理障碍防治措施

    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充实有关儿童语言及心理发展的正确知识,以作为教养上的参考,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惶恐、紧张、焦虑,和压力。②增加亲子之间良好的语言互动刺激,尤其是0~6岁的小朋友。对小朋友而言,将语言带入生活化的情境是最自然、最有效的语言练习方式。双向的互动方式可以增加孩子练习语言沟通的机会,并且让孩子体会说话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家长平常要多观察小孩的行为,若有不清楚或怀疑之处,最好尽快带到医院请教专业人员。如果真的有问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最好。

另外,对腭裂儿童应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①体谅腭裂儿童的不讲话或话讲得不好,适当的做法是帮助孩子找出困难,或是相关的生理/心理因素,对症治疗。②避免在孩子面前把他不好的语言表现跟别人做比较,以免伤害腭裂孩子的自尊心,降低孩子说话的意愿。③减少对小朋友语言的直接纠正,以支持、鼓励、引导代替命令或责骂。④家长应注意避免打断孩子的说话或是代替孩子回答问题,减少阻碍孩子表达的行为。⑤对于语言治疗的效果,家长须有合理的要求和期待。因为孩子的讲话习惯已持续很多年,要求孩子在短期内不花力气就有明显改善是不合理的,家长一定要耐心期待小朋友的进步。⑥孩子的语言改善,是由一点点的进步累积而来的。孩子每进步一点,就是离目标更近,不要忽略了细微进步的重要性。肯定自己与孩子的努力,将会提高孩子的动机和配合度,对语言治疗的效果有正面的帮助。⑦孩子在接受语言治疗的过程中,家长须与语音师多多配合。相对于专业人员而言,家长与小朋友的相处时间更多,有更多的机会利用日常生活作为语言练习的材料,如果家长能成为语言师的好帮手的话,患儿治疗效果将会更快更好。

 

 

 

 
傅豫川教授在线问诊
傅豫川教授手术预约
微笑列车免费唇腭裂手术在线申请
重生行动---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手术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