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豫川教授的第一次见面 无缘对面不相识,有缘千里来相会,从长沙到武昌铁路距离本只有362公里,长沙水和武昌鱼也曾被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里亲密地并提,然而我从长沙到武昌去见豫川教授却走了2812公里(先从长沙到北京,然后在回程途中在武昌下车),用了2712小时(从知晓豫川教授的存在到邮件联系到见面,有113天)。 能和豫川教授相识,缘于我今年4月诞下爱子欢欢,最开始只知道他有腭裂(逐渐知道腭裂还只是他身上最轻微的病症是后来的事情),为了给孩子找到最好的医生,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我和欢欢的爸爸从各种渠道查询了全国的知名专家并罗列成库,豫川教授便是其中的一位。 在未曾谋面之前,我所接触的仅仅是豫川教授的各种传闻以及他自建的网站。曾听患者家长提起过豫川教授,说是技术高超了得,人是非常地和气;和教授接触多点的合作者提起教授,发现对方总是对他充满了崇敬之情,仿佛他周身闪耀着“教父”般的光芒。而豫川教授对我的印象,大抵就是我的邮件和我的博客(胡岚的BLOG—子鱼知乐,地址:blog.sina.com.cn/pearlhooblog)了。 豫川教授创建了一个唇腭裂咨询网(http://www.fuyuchuan.com傅豫川唇腭裂咨询网),国内的各种唇腭裂咨询网不少,但是象豫川教授这样每天亲自答复患者的网站大概就鲜见了;全国会拿手术刀且手艺不凡的专家不少,但是同时会吹萨克司管,会扛着尼康D200在难得有空闲的周末把普通的油菜花拍得异常高贵,会自己参与住房装修并在上面信手涂鸦,会把近年送给夫人的生日礼物——钢琴作为自己的新一站研习对象的人,大概就不多了。 豫川教授把完美作为对自己的要求,而且凡事要做到极致,固然不错,但周围的人,特别是他的学生和助手,恐怕要倍感压力了。 我们熟知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一句话“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其实这只是老爱的半句话,后面原本还紧跟着半句的,只是被国内好心的教育者们出于某种要刻意宣传鼓励的善意,故意漏掉没有翻译给大众广为传播——“只是那1%的灵感也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做法其实是违背了老爱要表达的初衷的,老爱的原意本是想说如果一个有灵气的人肯塌实勤奋地工作,那么必定大有成就。这句箴言在豫川教授身上就得到了充分验证。一个充满灵性和真性情的人,在功成名就后,带研究生都还亲自守在小白鼠的笼子旁,督促和陪伴学生每日蹲到凌晨四点,以收集大量枯燥乏味的数据,仅此一例,对照爱迪生那句名言的原话,就不难明白豫川教授为何能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了。 第一次见面,我和家人抱着欢欢,拖着冗杂的行李,去武昌,是豫川教授亲自接的车,他其实是连续几天在外地主刀手术后于当天清晨赶回武昌的,一直自己开车不说,还没有吃上早饭,我们感激之余,不由对豫川教授的充沛精力暗自赞叹不已。用豫川教授的话说,这是他第一次亲自去车站接患者和家属,但是,他说我还是不同的,我可是他网站论坛的新任版主,他是在接版主。 分别的时候,我和家人对豫川教授说“幸会”,他则淡然一笑:“还是不认识我的好呀,认识我的人多半是自己或者孩子……”但是,有豫川教授的存在并认识他,仍然是很多人的幸运。 难得的平易近人,艺德双馨,却不乏孤傲之气,不管多忙都总是神采奕奕的豫川教授,给我的初次见面记忆,是一幅印象派的生动油画。 ----转载自“欢欢的妈妈”新浪博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26 19:25:27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