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唇腭裂咨询网论坛  (http://www.fuyuchuan.com/bbs/index.asp)
--  ◆ 医者交流区 ◆  (http://www.fuyuchuan.com/bbs/list.asp?boardid=4)
----  双侧唇裂的整复方法进展01  (http://www.fuyuchuan.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66)

--  作者:fuyuchuan
--  发布时间:2006-06-05 11:19:56
--  双侧唇裂的整复方法进展01

 

最近写了一篇关于双侧唇裂治疗的文章,贴于此栏,供同道参考

 

双侧唇裂的整复方法进展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傅豫川

 

双侧唇裂整复的现代技术,已不仅局限于外科手段,多学科的参与和序列治疗使一些困惑我们多年的难题得到了解决,如前颌骨的问题、鼻小柱的问题、颌弓的问题等。这些归功于唇部形态学、功能性肌生理学、颜面美容学、正畸学等多科研究和发展的结果。

 一、双侧唇裂修复术的历史与发展

唇裂修复术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记载并没有将单侧、双侧唇裂完全区分开来,双侧唇裂修复法大多是从单侧唇裂修复技术中演变而来的。在双侧唇裂整复中,早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前颌骨对整复的影响。早在1565年,France就提出了对双侧唇裂应去除部分前颌骨的观点,以去除其对双侧唇裂手术的干扰,但其后果是严重地影响了上颌骨的发育。以后,又有学者提出通过凿断犁骨的方法以矫正前颌骨。较有代表性的是von Bardeleben(1914)的横断并错叠犁骨和Blandin(1917)V”型劈开并插入犁骨二种方法。

然而,许多学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早期行犁骨凿断同样对上颌骨有不良影响。于是,非手术后移前颌骨的术前矫治才得以广泛应用,如Thiersoh(1868)的蝶形法,Chorin(1791)的头颅绷带法,Harkins(1958)Georgiade(1970)的辅助矫治器及Barsky(1962)的手指压迫法等。另外,还有Huffman(1949)Skoog(1959)等提出的分期手术及Randall(1965)的唇粘连术等。这些都是基于Veau的观点,即新生儿或出生不久的婴儿其犁骨尚有一定弹性,可通过外力或唇肌的压力使前突的前颌骨得以矫正。

1953年,Adams WM Adams LH 总结了早期的各种双侧唇裂修复方法,提出了二种基本术式原则。一种是在前唇底部作为手术中心以白唇修复;另一种是在前唇唇缘作为手术中心以红唇修复。这便是目前被称为以Barsky氏法(1938)为代表的前唇加长修复法和Glover氏法(1961)为代表的前唇原长修复法。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双侧唇裂的修复,其主要特点体现在重视红唇、唇珠、朱缘弓及口轮匝肌的重建和鼻畸形的矫正。这些研究包括了唇部形态、功能性肌生理学、颜面美容学、正畸学等多科研究和发展的结果。